在我看来,社交营销做得好的企业有两家:小米和加多宝。小米靠产品,加多宝靠事件,殊途同归。
当小米和加多宝创造一种营销现象时,模仿从未停止,但没有人能打败它。为什么呢?大多数人只看到现象,只知道如何复制想法。
热点稍纵即逝,好点子不是破脑袋就能想出来的,所以跟风是必然的,看你能不能复制。以成龙破碎洗发水广告中的duang为例。一大波左派赢不了的品牌都在努力凑,以为换个文案和logo就能给自己加粉加赞。难道你不知道先下手为强,再喝汤,那些继续貂末的狗舔不到一个渣。
就像王师傅说的,“有人模仿我的脸,有人模仿我的脸,再模仿一遍,就不是正宗的老谭酸菜牛肉面了。”终究坚持不了多久。不管水面上的冰山有多壮观,它只是潜伏在水下的巨大冰山的一角。窥视社会营销全貌,不知道CCR!
CCR是我创造的一个组合词,分别代表内容、联系点、关系。内容属于表示层,接触点属于中间层,关系属于底层。一个一个听我说。
内容(内容)
先说第一个C(内容),也是冰山浮出水面的部分。在论坛和微博时代,传统企业对用户和话题的控制能力略显不足。微信上线以来,内容营销从媒体开始流行,内容营销也受到了大家的鼓掌——只是写文章,我觉得是这样的。真的好吗?不一定!文章是内容,但内容不是文章。内容是什么?主题、事件、想法、活动和产品。
产品是内容吗?没错。社交网络时代,产品就是内容,内容就是广告。能“让用户尖叫”的产品怕不扩散吗?现在还是1999元,但“一个钢板的艺术之旅”足以让米粉的心跳得更快。当然,如果你的产品不能让用户尖叫,或者尖叫分贝不高,那就想想别的吧!“堵王老吉”是事件引发的话题传播,《对不起》是创意导向的悲剧营销。
事实上,我们发现事件、想法、活动和产品如果没有话题提炼,就不可能作为内容单独存在,或者爆发力不够强。因此,1+X成为了社会营销的标准。这个1我不反对,如果你说是冠名党,但不要不匹配后面的X,没用。
一个话题必须具备以下三个特征:热点、槽点和痛点,或者一个,或者两个都有。打娱乐牌,有热点和槽点就够了;走情感路线,痛点必不可少。如果要以文章的形式传播,有三点光略显单薄,必须加上三个度:深度、定力和温度,其中深度指向思想,定力指向见解,温度指向故事,这也是一个或两个。
接触点
如果知道内容的基本形式,可以玩社交营销吗?太年轻太单纯!想要进一步探索社会营销的内涵,就必须扎下水面,找到第二个C(接触点)。
不容易找到联系点,比如微信、微博、QQ空、贴吧等社交空房间。这只是行为接触点,就像传统媒体时代的电视、报纸、杂志、广播、大众传媒一样,但我们要找的是用户的心理接触点。攻城为下,攻为上!
如何与用户进行心理接触?我认为有三个层次:使用的连接,兴趣的连接,思想的连接。
使用的连接,包括福利和应用,看不到出租车的红包和漫天飞舞的话费——人人都有贪便宜的心理,更别说只是需要了!哪些应用可以成为刚性需求或者有刚性需求?不外乎衣食住行,加上理财、娱乐、交流等常见的生活场景,各种电子红包、优惠券等都可以刺激消费、分享。
品味的连接可以分为俗与雅,强制的程度取决于你想要达到的目的。《猫里的周围神经》,一款游戏和“脸萌”头像,可以在朋友圈疯狂传播,满足人们的游戏心理;年号和八字、血型、性格比色计利用人的好奇心;“武媚娘割胸”事件的最新传播反映了人们的八卦心理。
思想的联系,包括情绪、情感和感觉。与利用与兴趣的联系相比,要想与大众达成思想上的联系,就能看到策划与创意的技巧。
情绪包括喜悦、愤怒、悲伤、惊讶、恐惧、担心、嫉妒、羞耻、羞耻、骄傲等等。在社交网络时代,如果找到了一个好的引爆点,情绪就很容易蔓延,最明显的就是大灾难之后刷“xx站起来”“我们都是xx人”这样的语言和图片。前述“堵王老吉”案例,就是利用人们对一些大公司震后不愿捐款的不满,反弹琵琶,通过扭转舆论实现品牌超车。
情感包括爱情、亲情、友情、爱情、爱国主义、人与自然、人与动物等等。母亲节、情人节等节日之所以红火,是因为有情感后盾,上升到社会营销的层面。想要跳出终端推广的老路,就必须对话题、创意、活动、产品进行翻新。此外,爱国主义也是一种经常被煽动的情绪。你看不到中日关系的麻烦,微博和微信立马就打了水漂。如果选题和创意搭配得当,切入的时间很快,品牌就能顺风顺水。
感情是最近频繁出现的一个热词。同样,卖情怀,楚橙和锤子手机也不一样。前者的吸引力是励志的,后者的吸引力是严肃的。许多公司吹嘘他们的愿景、使命和价值观。我们可以把这种感觉放到社交营销中吗?不是,说明企业文化还是假的空,没有支撑点。当我们降维的时候,发现很多产品都在打艺术牌,很多品牌都在展示自己的文艺风格和各种情怀。在某种程度上,我们可以把能引起广泛共鸣的感情理解为高档鸡汤。鸡汤受大家喜爱,取决于它的营养价值。
关系
通过建立与公众的利用、兴趣和思想的联系,我们能控制社会营销的全局吗?不要。r(关系)是源和根。
这种R(关系)不是简单的产品与客户、媒体与受众的关系,而是有着更丰富的维度。在传统的工商时代,B2C关系模式占主导地位,这种关系链是单向和线性的,而在社交网络时代,C2B和C2C关系模式逐渐成为主流,这种关系链是双向和网状的。这种关系的改变要求营销不仅要面对客户和受众,还要面对更广泛的社会群体。他们可能不是产品的购买者,但他们可以成为品牌的煽动者,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。营销煽动者只有从企业人让位给社会人,才能摆脱传统产品和品牌标准的束缚,与千千千千万万的普通社会人建立起利用、品味和思想的联系。简而言之,就是“以用户为中心”,与群众联合。而这些社会人会不自觉地成为品牌传播者、活动参与者、信息提供者、创意提供者、市场顾问等等。
小米已经成为智能手机市场的后起之秀,有1000万论坛用户为其产品和功能贡献了建议。小米可能不是最好的手机,但却是屌丝里的斗士,草根希望他能反击。贾多宝败诉,深得人心。关键是他把自己放在了弱势群体的位置,赢得了网友的同情。除了反腐和外事,大部分网友都会站在权贵的对立面,这是同理心,是情感而不是理智。
关系决定了社交营销的基调。你可以吸引任何一种社交人群,比如调侃的、不屑的、土豪的、年轻艺人的,可能还有盲目的爱国者。
综上所述,在社交营销的巨大冰山中,关系是基础,接触点是中腰,内容是顶层。如今,肆虐的自媒体只是冰山一角,纵观全局才有可能取得更大的成功。
9.9包邮